出生背景:
顯而易見,命名古陶石,其主要原因就是這種偏古銅色的石頭,有著像古陶一樣的色澤。而實際上,在不同地方的人們心中,對它的稱呼多種多樣。歸類起來大致有古董石、生姜石、紫砂石、泥石、跌跤石、姜結石、僵結石、姜石、料姜石、蕪礪石、礓礫、蕪礪等等。不過,我還是覺得叫它古陶石有文化,也傳神。
這種石頭分布地域較廣,主要產于粘土質地層中,如頁巖、板巖、粘土巖和黃土之中。從地質科學的觀點來考察,姜石為鈣質結核。所謂結核,就是指沉積巖中與圍巖成分有明顯區別的某種礦物質團塊,其形態有球狀、卵狀及不規則狀等等。
古陶石的形成時代也很廣泛,從十幾億年前的震旦紀,到年輕的黃土高原厚層黃土中,常常能見它的身影。像生姜,如古陶,跌跤也好,泥石也罷,都屬鈣泥質結核。
性情稟賦:
古陶石顏色金黃或偏古銅,盤玩易起包漿。古陶石的形態變化十分豐富,可以說這是它最吸引人的優勢所在,有些形制夸張而變形,富含想象的空間。
在黃土層或風化紅土層中的鈣質結核,主要組成礦物均為方解石、石英、粘土礦物,硬度3,相對密度2.7左右。當然,因為摻雜其他礦物,從而表現出不盡相同的硬度。
《本草綱目》這樣記載古陶石:生土間,狀如姜。有五種,以色白而爛不磣者良;性咸、寒、無毒。主治丁瘡、腫脹、水腫。由此可見,除了具備觀賞價值外,古陶石還是一味治療疾病的良藥。
同時,因為古陶石有著很好的膠結性能,具有良好的透氣性、透水性以及耐老化的特點,一直以來都是潮濕環境下壁畫地仗層加固的最理想材料,廣泛應用于壁畫修復、文物保護之中。
賞讀價值:
因為古陶石呈同心圓狀、結核狀、放射狀結構,所以撲朔迷離的外形,成為人們欣賞該石種的依托所在。有些石形,讓人禁不住會想起化學分子式,想起科學的演算等等。
其實,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,廣西的奇石玩家,就對產于桂北地下河溶洞深處的古陶石進行賞讀和推介。之所以在賞石舞臺上很少見古陶石,最主要的原因是涌現而出的彩陶、大化、來賓等諸多石種,擠兌了古陶石。因為廣西柳州的舞臺,實在太重要了,尤其對于石種的被認可。
古陶石產出地域雖廣,但大多并不具備作為觀賞石的條件。只有那些結核好,具有人物形態、飛鳥魚蟲以及更多意象空間的,才是賞石舞臺中的石種代表。
欣賞古陶石,就是回歸自然,咀嚼生活。因為在我兒時的記憶之中,那成堆風化在山風之中的所謂古陶石,并沒有誰去疼愛他。相反,時不時冒出泥土的料姜石,卻因為阻擋了父輩們操務土壤的犁鏵,而讓人心生厭惡,甚至是仇恨不已。
我常常疲乏的坐在山一樣堆積的料姜石上,仰望藍天。我對于它的存在,茫然而漠然。就是偶爾拿起來瞧瞧,也是僅僅是因為它突兀不平的結核,墊疼了我的屁股而已。
生活美好,人們的日子過得利己而隱秘。曾經一塊肉就能香半個村子的味道,已不復存在。若是回到過去的山梁上,誰敢想象,一塊丑里吧唧的料姜石,還能成為美的符號,幻化成愉悅人們心靈的一葉方舟。
面對奇形異色的石頭,我們得感恩生活。因為生活的美好,我們才有了這樣富足的心情,去認識和發現美的一切。
附圖:
001:
002:
003:
004:
005:
006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