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品,除了個人愛好、陶冶情操外,最大的功能就是投資增值。作為收藏品門類中處于起步階段的奇石收藏,高端奇石的投資價值尤現。
這里我們說的是真正的高端奇石,不是什么這個金獎那個精品的大路貨,更不是全國各地不斷有人惡炒的天價垃圾。高端奇石,是經的住時間考驗的天然杰作。
如果將自然的杰作和字畫作品做一分類對比的話,高端奇石就是唐伯虎的畫、顏真卿的字,一般的金獎、精品就是藝術院校的學生作品,而我們常見的所謂漂亮石頭就是幼兒園小朋友的兒童畫。看似是同一種收藏,實則相距甚遠。然而,真正的高端奇石又豈是人工可比,大自然的造化才是真正的機緣。
人工的作品,不論作者技藝如何精湛,其中蘊涵著怎樣的歷史傳承,后人總會超越,這點毋庸置疑。我們看字畫、看雕刻品、看制瓷器、漆器,今天的大師們早已超越先輩,拋開所謂歷史的附加值,后人所擁有的知識、信息、材料、工具皆非前人可比。
奇石,卻沒有這種可再生、可再超越的能力。決定收藏品價格的因素是供求關系。隨著奇石收藏人群的擴大,加上追逐更好的藏品是每一個收藏家必備的品質,所以高端奇石的需求無疑是越加旺盛的。而我們再回看高端奇石的供給呢?各大產區每年能稱的上真正高端的奇石能有幾件?存量?絕大多數高端藏品都是一入朱門再不得見。
看看如今高端奇石的價格,幾個近年成交的例子:
2016年,南京,《玲瓏璧》,500萬+
南京一套兩層的商品房
2016年,阿拉善,《蘿卜》,58萬
2017年,太原,《芥子園》,199萬
2017年,嘉德春拍,《皮蛋豆腐》,120.7萬
2017年,赤峰,《山人遺墨》,350萬
高么?其實上述所謂天價奇石的價格在高端藝術品市場根本都不夠入門!
2011年,嘉德春拍
當代畫家陳逸飛《山地風》,成交價8165萬
2014年,蘇富比春拍
成化斗彩雞缸杯,2.81億港幣
供求關系和價格的倒掛,正是凸顯了高端奇石的投資價值。
補充一個小信息,上面的《蘿卜》在成交的第二天就有人出價80萬,在今年的石家莊展上出價已經到了300萬,但這依然是大大地低估了《蘿卜》的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