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
瑰寶
香
自然瑰寶,眾香之首
沉
香
文
化
中國傳統文化是源于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來不斷地演化、沉淀、凝結、匯集之所成。而其中香文化則堪稱中國傳統文化史上的藝術瑰寶。
沉香,肇始于春秋,初長于秦漢,完備于隋唐,鼎盛于宋元,廣行于明清而流傳至今。在“香界”,有“沉檀龍麝”四大名香,即沉香、檀香、龍涎香、以及麝香這四大名貴香種。在古代,這四大香種均屬御用之物,絕非于市井間能唾手獲之。而其中,沉香被世人推崇為眾香之首,其地位在數千年間從未改變,原因為何?
香
首先,則要論其形成之特殊。與檀香等諸香料不同,沉香并非是一種木材,而是由特殊的一種香樹凝結而出的。它是混合了樹脂成分與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。
故而樹脂含量越高的沉香其質量也就越好密度也就越大,所以古人常將沉香能否沉水來區分其等級:入水則沉者,名為“沉水香”;次之,半浮半沉者,名為“棧香”,再次,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者,名為“黃熟香”。因此,古時亦稱沉香為沉水香。
雅
再者,其形成周期十分漫長,少則也需數十年的光景,多則數百年甚至上千年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其積年老木,長年其外皮俱朽,木心與枝節不壞,堅黑沉水者,即沉香也”。物以稀為貴,那么,沉香的價值也就不言自明了。
其次,其藥用價值也不可小覷。屬通關開竅,暢通血脈的功效尤為顯著。見其文獻《本草備要》曰:能下氣而墜痰涎,能降亦能升,氣香入脾,故能理諸氣而調中,其色黑。體陽,故入右臂命門,暖精助陽,行氣不傷氣,渦不助火。”
樂
此外,最重要的一點是其不可忽視的文化藝術價值。文化的形成是人類長期創造積累的結果也是一個歷史現象。沉香,則以最為自然的形態與頤香園沉香/人類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融匯在了一起,伴隨著中華民族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歲月。早在古時,由于沉香香品高雅,可清心、寧神、遣性、頤情。則被用為祭先奉圣之途。佛教中更是有語云“香乃凈土中常見的殊勝莊嚴之一”,沉香則當為首選。為此不少文人騷客亦為其思之如狂。
沉香之所以能夠擁獲無盡地推崇,最本質的一點是沉香那獨有的香氣。而香氣卻又如此抽象,只能在遙遠的想象中飄渺。將沉香放于香爐焚燃,裊裊清香隨風繾綣,起舞、奏樂、吟詠、唱和,無不以香入境,以助其興。
品香、參禪、詠詩、聽琴,這在古時是最為平常不過的生活方式。而如今終日忙碌不堪的我們,還能有幾人肯為這幾千年來遺留下的“香文化”去傳承。也許文化的傳承與我們如今的生活方式并不相逆,只要我們肯稍稍做些努力,對其多一些留意,逐漸將她引入我們的生活,去享受那份沉靜古樸之美的同時也就傳承其文化了。“沉香”這一民族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實是需要我們去保護、珍視、衷愛、傳承。
掌柜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