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核友大家好,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第八個品種:南疆石。
【背景】南疆石獅子頭,一個以產(chǎn)地命名的核桃品種,產(chǎn)地為河北張家口涿鹿縣南將石村。可能由于輸入法的原因,“南將”打出來就默認(rèn)成了使用更為廣泛的“南疆”,就這樣流傳成了南疆石。
南疆石核桃是一個較老的文玩品種。據(jù)說清末叫麻墩,到民國叫麻柯,甚至又流傳出慈禧與南疆石的故事。查閱資料顯示,南疆石大概是零幾年才開始廣泛嫁接的。
開始時候南疆石雖然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,但始終難以和和其它幾個主流品種抗衡。這個品種在種植過程中有很多缺點:大型果不多普遍40mm以下,病蟲害嚴(yán)重發(fā)黃居多,造型多變不易配對(可以說是文玩核桃里最難打?qū)σ黄贩N)。
【特征】準(zhǔn)備這個品種特征素材的時候,我內(nèi)心是慌亂的。南疆石就像孫猴子一樣變化多端,無法用固定的幾個表述來涵蓋、詮釋它的所有特征。十字大尖、大底略凹、菱形氣門、大厚邊、流水細(xì)紋等等這些特征不足以界定所有的南疆石。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盡可能全面詳細(xì)表述一下。
一、皮色。
南疆石成名就因為它的紋路有別于其他核桃。它紋路深、皮色泛黃。因為海拔的原因,南將石村的南疆石本來皮色就是姜黃皮(奶油黃、硬黃皮),后來經(jīng)過嫁接有了紅皮南將。
按原產(chǎn)地來說,皮越黃越對,越明亮越對。姜黃皮的南疆石,皮質(zhì)硬,上色慢,克重有墜手感但不是很重。姜黃皮南疆石要想紅,據(jù)說得10年起步。
按皮質(zhì)來說,個人感覺是紅皮好。紅皮南疆石,上色快,克重高。好多人買了南疆石以后說并沒有覺得變色慢,兩三年就變紅了,其實就是紅皮的原因。
當(dāng)然,這兩種南將都可以盤玩,有人追求原產(chǎn)地的歸屬感,有人享受相對較短時期內(nèi)掛瓷包漿的過程,看各自的喜好吧。
二、紋路。
南疆石是紋路變化可以說是最多最無序的一個品種了。所謂的螞蟻紋、萬字紋、流水紋并不能概括所有南將石的紋路特點。
我個人見過的有比較規(guī)矩的顆粒紋;有老款的流水留疤紋;有正面主筋處像一個萬字形狀的萬字紋;有細(xì)碎長條的螞蟻紋;有從頂端拉到底一條線拉下來或者兩條線拉下來的劍魚紋......南疆石到底有多少種紋路,我不清楚。還是那句話:看各自的喜好吧。
三、其他。
一些其他方面的特征吧:菱形氣門大多存在于中、矮樁型的凹底中;長臍大多出現(xiàn)于平底中;粗棱、卷邊大多存在于炮彈樁型中;極限凹底甚至?xí)鰣A形氣門......
下面是我玩的一對兒,屬于紅皮,具體尺寸大概40左右,重量足,前前后后玩了有三年了。拍一下圖供大家參考。
我所分享的都是我自己收集到的品種。怎奈文玩核桃文化源遠(yuǎn)流長,核桃種類也紛繁多樣,某一品種的特點可能介紹或描述得不夠準(zhǔn)確、詳細(xì),希望核友多包涵、多指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