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原老蜜蠟
接觸古代蜜蠟雕件的機會越來越多,才發現,老蜜蠟的迷人之處,絕不僅僅是歲月留下的那段記憶包漿。這些古代藝術品所展現出來的人文傳承、精湛技藝真正令人折服,而這才是老蜜蠟的真正魅力,也是老蜜蠟穩坐江湖老大的真正原因。
漢代瑞獸老蜜蠟
一件精品老蜜蠟,首先要品相完整,寶光煥發。因為蜜蠟硬度低易碎,所以不易保存,更何況是幾百上千年的老物件兒,能完整保存下來是何等不易。老蜜蠟在于養,養護得當,經常盤玩的老蜜蠟寶光會獨具靈氣,而一件老蜜蠟,如果殘缺又光澤晦暗是無法體現其工藝技巧和收藏價值的。
明代獅形雕件花片
明晚期持蓮童子,童子正面是蜜蠟,背后的蓮花是琥珀,匠心巧妙
老蜜蠟的工藝,絕非現代雕刻技術可比,也曾經有人尋找優秀的雕刻工藝師來仿制老蜜蠟珍品,但往往形似神非。所以,一件老蜜蠟是有生命,有靈魂的,那是古代的雕刻師用其生命力傾注而成,而不是當今一味追求效率數量的工業產物。
清代松鶴獻壽,中間的孔洞應是鑲嵌過其他寶石遺留下的痕跡
老蜜蠟在古代主要鑲嵌于服裝或各種金銀器上作為裝飾品,從流傳下來有傷殘的老蜜蠟雕件來看,90%的傷殘是在孔道處,古代在蜜蠟上打有很多小孔用于金屬或絲線進行貫穿加固防脫,而且還會根據金銀器飾物設計的需要,在蜜蠟上用金銀巧妙的進行各種圖案多層次的疊加,使飾品立體感更強。
明代瑞獸老蜜蠟
我們現在通常能見到的中原古代蜜蠟雕件以明清為主,再往前用的就非常少了。明代蜜蠟雕刻一般比較簡單,通常簡單的幾筆就完美的勾勒出想要表達的圖案。
最常見的就是以各種螭龍螭虎為題材的瑞獸,雕刻手法簡單大氣。但也有工藝雕刻細微的明代蜜蠟飾品,這可能跟不同的工匠雕刻手法有關。
清代雙龍捧壽雕件
到清代,造辦處有自己的工匠和作坊,所以在制作工藝上有質的飛躍。大量精美的圖案層出不窮,鏤空,圓雕,雙面雕等等各種玉器上能見到的雕刻工藝在蜜蠟上都能表現出來,但作為蜜蠟,在雕刻工藝上要求更高。
明代瑞獸龍紋帽正
封建社會,等級層次分明,哪些圖案是皇家用的,什么官品用什么圖案,百姓又只能用什么圖案,都有明確規定,比如龍的造型只有皇帝專屬,誰敢亂用?所以,從收藏題材上講,明代螭龍,螭虎是首選,因為肯定是官造的,主要用于朝庭賞賜十幾萬皇子皇孫、皇親國戚。
從瑞獸題材的風格和雕刻手法上看,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,所以應該是由宮廷造辦外統一采購雕刻再以等級賞賜。從大小上來看,大件的應該是成人使用,小件的應該是小孩子使用。
清代寶相花雕件
清代錦地雙龍珠,題材與工藝皆屬珍品
除了皇家官造題材外,民間各類器形題材五花八門,人物、動物、花卉、鳥獸,無所不有,如果從收藏角度來看,;老蜜蠟,越大越完整越珍貴;工藝越精細越珍貴;題材越稀有越珍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