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漂料是波羅的海琥珀的一個品種,其形狀偏圓外皮光滑,將其直接穿成珠串或者鑲嵌做掛墜非常有意思。
但我們去市場看到的那些個小籽料都是海漂么?非也!頂多是小型的全皮籽料和腦紋料而已,但是不是海漂很重要么,都是天然形成就得了,管它是海撈還是礦產呢?
真正的海漂大多產于丹麥,它除了具有典型的波羅的海琥珀皮薄、通透、肉質細膩、表皮常見有管狀的藤壺特征外,由于上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的海水沖刷它們外皮光滑度較高,這也是最基本的區分。
海漂
雖然俄羅斯、烏克蘭、丹麥、波蘭、立陶宛、挪威、德國、瑞典、芬蘭、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等國都是產琥珀的,并且都統稱為波羅的海料子。
但是我們市面所售賣的一般都是俄羅斯料與烏克蘭料為主,再者就是波蘭料與丹麥海漂聊,其實很多產地所產琥珀是有區別,可更多是相差不大。如果把這些料子混在一起讓某個專家一一分開,那估計不亞于登天。
不是所有的小一些的籽料都叫海漂,比如腦紋料和全皮籽料,它們與海漂料一樣都是小塊頭琥珀,區別一個是海里沖刷一個礦里挖出,那既然是都是天然的又何必分出那么多好壞呢?
再者,在波蘭立陶宛等國家也有從海里打撈琥珀習慣,雖然與丹麥料子形狀不太一樣,那也應該算是海漂吧?
在波羅的海沿岸產的琥珀不論是礦產還是海漂它們的形成原因、時間甚至地點都一樣,只是經過地動一個在土里一個被沖到海里而已,每個地方的料子都有好壞。
人工海漂料
關于海漂最終我們玩的還是它的形狀、質地、顏色等品相,所以看琥珀蜜蠟還是少區分產地多看東西,因為真正的產地都是商家說的和商家們編寫的各種區分,實際誰能說的清呢?
人工海漂
只要形狀好、無雜裂就可以玩,深一點追求紋路顏色也可以,因為都是天然的東西真正的美最終還是自己來判斷。
人工海漂
現在也有很多人工加工的海漂子,通過加速氧化使得它的顏色可以更好控制,在形狀上也可以自行設定,那這種算不算作假呢?
人工海漂
理論上應該算吧,因為它冒充了天然海漂琥珀的形狀和顏色,但現實這種物理改造是被業界認同的,所以也可以出具天然的蜜蠟琥珀鑒定證書。
后四張圖就是人工加工的海漂料手串,對比一下就能分出子寅卯丑。天然的給人以真實隨性以及溫和自然的氣質,人工改造的只能是在形狀上沾一些優勢,當然天然也有形狀大小非常好的,但身價也相當之高。
海漂它吸引人的無非就是形狀與紋路,天然那種渾然天成的感觀更接近自然,喜歡它的人更在乎它的真實性,追求大道至簡的素雅之風;人工改造的其實就是一種修飾,就像大多人生來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,通過后期的修飾使得自己更好一些。
那到底哪一種更美呢?科班海漂、腦紋或小籽冒充、人工改造?沒有答案,因為看美的角度不同,因為口袋的RMB厚薄不一樣……最后“適合”就是美,一種最平凡的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