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凡提到盤玩方法的,有些玩家對“文盤”推崇備至,對“武盤”如避蛇蝎。
其中論點無非都是說,文盤能保護核桃紋理,武盤傷害紋理,最后磨損太大會失去應有的美感。
這種說法太武斷了!
其實文玩核桃的武盤,也是把玩核桃過程中的必經之路。
要想玩出一對兒色澤瑰麗、包漿通透的收藏品核桃,一定程度的武盤是必須的。
簡單說武盤的真正意義,跟大家理解的“咬牙核桃”是有本質區別的。
白茬核桃在把玩一段時間后,會經歷上色期和初步包漿期。
大概正常盤玩半年左右,核桃紋理凸起處的頂端就會發現比較明顯的反光點了。
這是初步包漿的體現。
包漿:字面解釋就是“包裹著一層漿體”。
對于核桃來說,初級階段的包漿,這層漿體其實是不穩定的。
這狀態類似于油漆將干未干的時候。如果在這時候加入水,油漆還是會被稀釋、被軟化的。
初步包漿就有類似油漆的性狀,這時候如果把玩之人手汗比較大,在盤玩過程中就會出現“發油膩”的現象。
我們管這個階段叫做“粘手期”。
粘手期的核桃需要“靜置法”處置一段時間,具體時間間隔根據不同類型的核桃品種、不同等級膚質情況略有不同。
一般都需要靜置20天至一個月以上為宜。度過了這個階段,第一層次的包漿就會逐漸穩定。
把玩到一年左右時,紋理凸起處的包漿已經趨于飽和了。
這時候玩家來咨詢,我都會給他們建議:可以加點武盤了!
當然這里的“武盤”會加入一個注解。“運用核桃自身重量把玩時的互相輕微磕碰。”
這時候的輕微磕碰,可以將比較尖銳的凸起和細小的紋理逐漸磨損、膛平。
一旦紋理被磨平,手掌皮膚就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木質表皮。
這樣的輕微武盤可以使包漿更潤,輪廓更鮮明,紋理的過渡更光滑。
這種狀態我們稱之為:紋理鈍化。
良好的紋理鈍化可以增加文玩核桃的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。
輕微武盤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“聽聲兒”。
核桃從初步包漿開始,木質結構就開始改變了。
隨著包漿的逐漸深入,木質質地逐漸往類似化石的方向衍化。
此時,一旦兩只核桃之間開始了輕微碰撞,就會出現非常好聽的聲響。
如骨如牙、似瓷非瓷。
不同的轉動速度,會有不同層次的聲響。
隨著把玩手法的轉換,響動會接連形成不同節奏的連續變化。
于細微里現轉折,于清音中入沉寂!
盤核桃就是盤心,這連綿的清音也是玩家靜觀己心的最佳伴侶!人生如核,每一對兒白茬核桃都像是一對兒情侶。
剛在一起的情侶,彼此之間都有著這樣那樣的棱角。
這時是不能武盤的。
在一起一段時間了,彼此的結合已經涉及到雙方家庭和所處社會角色的干擾。
這時的情侶就像是些微上色包漿的核桃。
已經開始感受到輕微的摩擦了。
真正的武盤是在結婚之后,兩個人從你儂我儂進入到日常的瑣碎當中。
生活就是一只大手,把兩個人無情的蹂躪和琢磨!
這時的兩人,是選擇激烈的碰撞,無情的消耗掉彼此豐富的個性?
還是選擇利用自身特質,互相磨平不成熟的淺紋細尖,成就通透圓潤的包漿?
相信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選擇了。
武盤用的好,幸福來得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