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是梵語的音譯,釋迦牟尼佛曾經(jīng)在菩提樹下得道,“菩提”便有了覺悟、智慧之意,用以指人忽然開悟,達到了看破俗欲、超凡脫俗的境界。近年來的古玩市場上,門檻最低且銷售最多的手串產(chǎn)品莫過于各種菩提子,隨便一家文玩市場或是古玩商鋪,基本都可看到各種大小、形狀的被冠以“某某菩提子”之名的串飾在銷售。對于這些菩提子,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:這是不是菩提樹的種子?
中國佛教禪宗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偈語:“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。”菩提樹在中國到底多不多呢?其實是不多的。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塔爾寺中有一棵菩提樹,相傳系藏傳佛教格魯派創(chuàng)始人宗喀巴大師誕生時,其母番薩阿切在鉸斷臍帶時,滴了三滴血而長出,如今已是著名的佛教徒朝拜之地。陜西境內(nèi)唯一的喇嘛廟——廣仁寺,2014年將一棵直徑0.58米、高16米的印度百年菩提樹移植到寺院,并舉辦了盛大的法會。據(jù)寺方介紹,菩提樹是印度國樹,屬熱帶大型喬木,幼時附生于其他樹上,樹皮灰色,平滑或微具縱紋,冠幅廣展;喜光,不耐陰溫,喜高溫,抗污染,要求土壤肥沃,陽光充足;澆水要求見干見濕,一次性澆透。而西安的氣候與熱帶雨林相比,溫度要低很多。因此,這棵菩提樹需要逐漸適應西安的氣候,故迎請回國后,先在福建漳州一家專業(yè)的菩提樹苗圃種植基地移栽過渡了3年,后才被迎回廣仁寺。
上面的例子是想間接告訴大家,答案是否定的,菩提子并非菩提樹的種子。菩提樹是一種桑科榕屬的植物,開花為隱頭花序,果實為聚花果,形狀和結(jié)構類似我們吃的無花果,它全身上下是長不出各種菩提子的。至于市場上的那些菩提子,其實是許多種植物的果實或者種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