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珠手串12顆到18顆合適。佛珠手鏈,就是將天然材質精工打造的圓佛珠串聯而成的手鏈,這種手鏈經高僧開光加持以后,具有安神定氣、旺財納福的功效。
為了裝飾而戴的佛珠手鏈是12顆、13顆或是16顆。作為念珠來使用的話,一般的佛珠手鏈有14顆、18顆、21顆、27顆、36顆、42顆、54顆、108顆、1080顆之分。一百零八顆:是最為常見的數目,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。
佛珠手鏈釋義
“佛珠手鏈”,是指用繩或線將一定數目的佛珠串在一起,適合于佩戴在手腕上的一種飾品。
佛珠手鏈是一種飾品。佩戴它的人認為佩戴此飾物可以為自己和親朋們帶來好運。
佛珠手鏈在很多旅游文化景區都能買到,也可去寺廟求得。
佛珠手鏈現已風行世界,在亞洲地區,如中國,韓國、日本尤為常見。
形狀含義
佛珠一般是圓球形的,表示圓滿,也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。我們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,人的很多缺陷,但我們總是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,也就是佛教千言萬語、苦口婆心要說明的一個問題: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,只因為自己無謂的煩惱,而將這些本有的圓滿智慧覆蓋了,不能顯現出來。只要能化解這些無謂的煩惱,就可以與佛一樣,三身、四智、五眼、六通,隨意運用。
結構含義
每串佛珠由一個主珠、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繩三部分組成。主珠代表著佛,穿繩代表著法,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著僧,佛、法、僧三寶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。所以,對佛珠要有恭敬心,如對圣容,收拾身心。所謂:守口攝意身莫犯,莫惱一切諸有情。
佛珠質料
在佛教中,以“七寶”所制成的佛珠最為殊勝尊貴。七寶的項目,諸經中講法各有不同,《般若經》講有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琥珀、珊瑚七種。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,鳩摩羅什譯的《阿彌陀經》所說七寶為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碼瑙;玄奘譯《稱贊凈土經》所說七寶為金、銀、吠琉璃、頗胝迦、牟娑落揭拉婆、赤真珠、阿濕摩揭拉婆;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硨渠、瑪瑙;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硨渠、瑪瑙、真珠、玫瑰;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渠、赤珠、瑪瑙。佛教中,經常提及深青色的寶石,往往指的是青金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