盤橄欖核的口頭禪:“夏天上色,冬天上亮"。
冬天,天氣干燥,皮膚也特別干燥,油脂和汗液分泌的特別少,手就好比一個大號拋光板,對核進行拋光。本來就是一個養精蓄銳的過程。
所以冬天上色慢一些也在情理之中,春天來了老鐵們不用著急。等到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,汗液分泌量比較大,體內的脂肪代謝的比較快,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。
以下是會影響盤玩的六大因素:
天氣:由于我國北方與南方天氣的不同,南北兩地的溫濕度自然也不相同,南方比較濕潤,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盤玩,北方天氣干燥多風,秋冬季盤玩橄欖核易裂,而春夏季是最適合盤玩的季節,各位老鐵一定要抓住機會。現在的氣候晝夜溫差大,這時候就要注意了,早晚佩戴橄欖核時應注意溫度和濕度的平衡。
濕度:因為核的密度不一樣,對水分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。大汗的效果其實并不好,第一是核子容易裂,第二水分陰的太多容易有色差,另外盤出來是那種絳紫色,沒有紅透的感覺。如果進水可放在塑料袋里打一松結,陰干,讓水份慢慢蒸發,切記速干。
最好的方法,每天除了手盤,還要戴著手套盤,用刷子干刷。現在是又紅又漂亮。巧妙利用不同干濕度環境進行核雕作品的盤玩,還能帶來不同韻味的光澤效果。
橄欖核在我國南方地區經過盤玩后通常會呈現明潤、透亮的光澤,而在北方則大多呈現沉檁木的光澤,便是干濕度對核雕影響的最好說明。
皮脂:皮脂就是我們的皮膚分泌出來的一種叫皮脂膜的物質。這種乳狀皮脂膜因為含有脂類和蠟類物質,其本身兼具“油”和“蠟”的屬性,在接觸橄欖核的木質時,會迅速滲透進木質纖維中,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一個月以上。這段時間會感覺橄欖核變色快、吸收感強。
核質:鐵核、油核,不能簡單地說,誰好誰壞,品相不錯的鐵核和油核,包漿上色的速度都很快。盤玩包漿的顏色上,鐵核和油核差別還是蠻明顯的。鐵核包漿后的顏色,更偏深紅。玩橄欖核,最貴的是您的時間,您把買核錢省了下來,您只有用時間去填補了......
風吹:風吹是導致開裂的一個主要原因,特別是北方地區,短時間風吹就很容易開裂,放置在有暖氣,吹熱空調等室內,車內很干燥橄欖核長時間放置在這種環境中肯定開裂,另外冬季不要放在內衣口袋里,或掛在秋衣里,因冬天人們穿的衣服較多,這就容易開裂,原因在于人的體溫起了一個"烘烤"的作用,所以冬季把玩要放在外衣口袋里。
日曬:很多人不太清楚,橄欖核不能在密封的環境下高溫暴曬。有些人夏天把手串忘記在車里,高溫把橄欖核的油性曬出白塊后基本就廢了,再繼續盤就很難再盤紅,所以一定要常留意,避免太陽光或高溫燈光長時間照曬。刻意躲開陽光照射式的收藏理念,無疑將失去很多的收藏樂趣,而且橄欖核若是長期不見陽光,往往也會造成顏色灰沉、呆滯無光的不可逆缺陷。因此,在盤玩收藏核雕時,也應該適當地戴著在陽光下進行盤玩,這樣可以增強其后期的穩定性,還能保養出顏色飽滿、紅潤的核雕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