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當代玉雕工藝,從大的流派來說,可分為南北兩派,北派以北京為代表,涵蓋遼寧、天津、河北、部分河南、新疆等北方各省市,南派則包括長江沿岸及以南地區,并分為幾個支派,包括以上海穆宇靜為代表的“上海工”,以蘇州為代表的“蘇州工”,以揚州為代表的“揚州工”,此外還有“廣東工”和“福建工”。上海玉雕以白玉為主,也有少量的翡翠制作。
北京玉雕的技藝源遠流長,深厚精湛,在制作上量料取材,因材施藝,尤以俏色見長。我們在識別北京玉雕時,一般從玉雕的質地、色澤、雕工和紋理入手。首先北京玉雕的質地堅硬、晶瑩細膩,而南派玉雕用的一般是軟玉;其次北京玉雕色彩絢麗,玲瓏剔透,南派的玉雕色彩柔和,第三,北京玉雕的雕刻十分注重造型,具有宮廷藝術的風格,而南派玉雕一般造型比較隨意,風格比較粗獷。總之北京玉雕不僅色潤形美,還能保存千年萬載,因此深受到收藏愛好者的喜愛。
海派玉雕是中國玉雕四大流派之一,形成于十九世紀末,二十世紀初,在當下玉雕藝術中有很強的影響力。一批優秀的海派玉雕師脫穎而出,創作出不少極具收藏價值的藝術精品,為玉雕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。海派玉雕,是以上海為中心地區的玉石雕刻藝術風格的派系。海派玉雕的真正貢獻在于“海納”和“精作”。它的“海納”包容萬象——繪畫、雕塑、書法、石刻、民間皮影和剪紙、當代抽象藝術,只要是美的,只要是好的,卻又離原點不遠,可貴的是“海納”消化后卻依然“苗條”。
揚派玉雕:主要集中于揚州地區而得名。歷史上屬南工集中區域,尤其在清明時期,揚州工聞名天下。
北派玉雕:集中于北京地區,由北工發展演進而來,玉器有古玉之風,難能可貴。
南派玉雕:于南方的廣東地區,其玉雕風格受到東南亞國家藝術風格影響,在鏤空雕的復雜多變的雕琢技藝上很有特點,且南派玉雕用料多以翡翠為主要玉種。
中國四大玉雕流派是當代的分類,而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,我國玉雕界只有南工和北工之分。南工講究作工細膩及工巧,而北工則風格豪放精獷;南工精致重雕刻,北工則講究少用刀工;南工不異費料成精品,北工則講究節省玉料;南工更有時代感,北工則偏古樸典雅。彼時,南工成為主流風格,其作品約占市場八成以上的份額。 現今四大玉雕流派則是脫胎于古時南工北工,分化演變而來。
以上圖片都是實物拍攝。